有人說“在生活中,每個人每天都在充當很多角色,在眾多角色里,大家都在努力做好每個角色應該做的事情,當你對每個角色都游刃有余的時候,你必將是一個受歡迎的人。”仔細想想在平時的工作中不也是如此嗎?尤其是一名教育工作者,更應該有這樣的多重身份。潘玲玲老師就是這樣嘗試著扮演著各種角色:學姐、老師、朋友……. 說起學姐這個角色,大家大概也就明白了什么意思,是的,她和很多同事一樣曾經也是淶源職教中心的一名學生。她于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淶源職教中心畜牧獸醫專業學習,2002年考入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專業,2006年大學畢業后即回到母校任教,工作至今。所以工作中她的第一個角色就是學姐,因為是學姐,所以她有著和學生同樣的學習經歷,對他們能夠感同身受,她經常告訴學生“萬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。每一次困境背后,都有希望;每一次困難背后,都有意義。如果意義還沒有完全呈現,那就再多給自己一次機會。”作為學姐她很欣慰,因為她見證了太多的學弟、學妹從職中考入理想的大學。
對老師這個角色,她是幸運的,因為能夠回到自己的母校去工作,本身不就是一種幸運嗎?幸運之余就是惶恐,因為她曾經也是一名學生,深知每名學生心里都有一桿秤。成為一名老師后她不斷地學習,努力提升自己,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職業,對得起這些曾經和她一樣的學生,至今都不敢有半點松懈。
除了幸運和惶恐,作為老師的她也是幸福的,幸福源泉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學生!雖然有時吵吵鬧鬧,有時成績不理想,但他們只是一群孩子!學生惹她生氣,不久就會向她認錯;看見老師笑逐顏開,他們也露出了快樂的笑容。節日里他們最樸素的問候祝福、運動會賽場上他們的吶喊加油、公開課上他們的踴躍參與……太多太多的幸福體驗,和這樣一群孩子在一起,她怎能不幸福?
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聲音,貼近了才能聽到別人的聲音。老師不僅僅是講臺上的傳道受業解惑,更是課后情感與心靈的疏通者。做學生值得信賴的朋友,才會走進學生的生活、走進學生的內心。在課下與其說她是學生的老師,不如說她是學生的朋友,她喜歡用朋友的角色去和孩子們相處,和他們踢毽子,打乒乓球,和他們談理想、話人生。
她將會繼續以學姐、朋友的身份做好老師這份職業,努力做好每個角色,爭取成為受家長歡迎、受學生愛戴的老師。
相關公告
地址:淶源縣富強路育才街 77-1號 聯系電話:0312-7311114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312-7382327 郵箱:lyxwxb7380982@163.com
? 2020 河北省淶源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冀公網安備13063002000051號 冀ICP備2020028570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保定